成長的家庭觀念是孩子要受保護的,不順的東西,便不鼓勵我們去做。意思是:家庭可以為你解難,免得你難受。也示意:家庭是一個理想化的安樂窩,我替你快速解決難題,我不要你難受,請你也不要令我難受。
可是:去面對自己,面對面前要處理的「難題」並不是一件難受的事噢。不去面對,事情是不會消失的。那麼,暫且不去理會而偽裝安樂,才是難受中的難受。
習慣了不喜歡或怕的事情就逃避,會令人在生命裡有很多的卻步。在工作上的成長上,聽過太多「這並不適合你做的」、「你不適合打工的」。在生活裡,也有很多別人認為他們一定比我懂自己的意見:「香港不適合你住」、「你應該到外地生活」等等。
二十多年前,我因一份很強烈的感覺而回流香港。當時,我很喜歡香港嗎?絕對不。雖然我在這𥚃生長,但這個地方對我非常陌生,甚至我對它有點沒興趣。但我對生命裡的感覺尊重,不需要知道結果。感覺是要回來,那便回來,好好的生活。
同一道理,我也是這般的態度去工作、生活、結婚、離婚、生孩子、交朋友。我會有一份強烈的感覺,沒有情緒的,平靜也愉悦的,我便會快樂地尊重和實踐。
替自己的生命負責,沒有對或不對,所有事情都有學習和結果。
說回工作—幾年前,我的感覺就是回去打工。這並非一份計算,而是下一步的安排。我沒有獲得很多的支持,因為突然由自己的公司(是一份成功感)變回為別人的公司拼命,這像是地位下降了,但我沒有地位的枷鎖,結果很快有公司聯絡我。因為沒有打工也有7、8年時間,那當然在所有事情上也要重新學習和適應。必然會遇上一些難題,需要解決。我沒有介意去解決,但也沒有預計,身邊會有這麼大的反抗我去面對生命的聲音。慢慢,我明天他們的反抗是為自己的。他們不想我在面對困難時或會有不順,而因為這樣而影響到他們。意思指:不想面對自己生命的人,也強迫你也不面對。
因此我便不再在家庭裡表達難題,自己想辦法。
顯然,這示意不去面對自己,是一貫人仍然非常緊守的事實。一個人去面對自己嗎?外間勢力便誓言要把你打跨,因為停留在欺騙自己過了關便算,日後責任日後才算的力量,過份大。
在這樣的氛圍下,工作就繼續轉變和成長。今天看到自己的成長,由一位曾經很怕面對任何未知的人,逐步去面對自己的害怕。這並非來自知識!!而是去實踐。不懂、不想知、不想做的事情,因為曾經別人替我做了,曾經別人不想面對我或許的難受(這是他們的問題,對自己感覺敏銳的不接受,或想替別人活他們的生活的不必要),我更要就多困難也去面對。別人自己的問題,也就給他們自己去面對吧。
任何工作上的需要也不推搪。只去立即面對。沒有等、沒有遲一點才算,是立即去面對。這方面,漸漸滲進生活和關係上。
就算需要一天、十天、一年才適應,我也會立即開始,結果不重要,起點和持續才是神。能夠面對自己,很多我鐵定了的「不能」(到底是誰的決定?!),就自然溶化了,變得簡單不過。而在「不可能」的假象下,我多年沒去嘗試,生命上的卻步,自己令自己變渺少。渺小不是生活有多迫人或困難。去埋怨生命或別人,就是把我們牢牢鎖在渺少裡的玩法。這個玩意,不再適合我。
把生命的每一部分也去徹底活出,才能不枉此生,而我沒有任何害怕,因為去面對自己是最大的快樂。
(如果任何人來批評你,說你做得不好,說你不願意接受意見和改變,這代表這個人還沒有感受到改變的需要,每人的時間也不一樣。虛心,不是和人的,而是和你自己內心深處的溝通。)
Comments